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影印图书•传记文献类”综述 发布时间:2010-3-16 0:00:00 作者:于 浩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是以整理影印古籍图书为主要特色的古籍出版社。该社依托国家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在国内外藏书单位的襄助下,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旨,致力于揭示馆藏古籍,使之化身千百,以嘉惠学林,服务学术。通过古籍整理出版思路上的不断创新,陆续编辑出版古籍专题丛书百余种,涵盖古籍万余种。既促进了珍稀古籍的保护,又方便了学术研究。
该社的“古籍专题丛书”的出版模式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这类丛书注重古籍本身承载的史料价值,收录的是某一领域的重要而且稀见的古籍,精选精编,提供某学科或学术领域更加系统完整的古籍文献资料。二、这类丛书的选目大多经相关专家指导,且多由专家作序,有的编制了人名、篇目索引,从而为研究者提供最大的方便。总而言之,可分为传记文献、史籍史料、书目版本、文学艺术、方志边事、哲学宗教、金石文献与综合文献等八大类。本报将陆续分类予以介绍。
传记文献是古籍整理的重要部分,涵盖了家谱、年谱、生卒录、人物传记、日记、尺牍信札等各类体裁。“家乘犹国史”,谱牒与方志、正史一样,是古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反映一个家族的历史,还同许多社会历史问题相联系,提供了妇女史、人口史、民俗学等多学科的资料。《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全五十册),汇集闽粤两省著名侨乡家谱计25姓40种。除传统的世系表、祖训、族规、姓氏源流考、先祖图像、人物传记、坟墓图址和大事记等家族资料外,还记载了沿海各省中国人迁移的情况,为研究古代宗法制度、中外交流史等开启了一座史料宝库。《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全一百册),则首次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家谱、族谱文献进行大规模、成系统的搜集整理,共收入蒙、满、回、达斡尔、朝鲜、锡伯、彝、纳西等民族家谱一百五十余部,涉及姓氏近百个,是研究各民族起源、迁徙、融合及其社会文化的珍贵资料。
年谱是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不仅反映了谱主的生平事迹,而且往往述及谱主所在的时代背景,包含大量他书所未见的资料,有助于切实把握重要人物的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j匕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是收入历代年谱最多、规模最宏大、线装版本最完备的年谱资料汇编,共计谱主1018人,年谱1212种。为便于研究者使用,相继分类汇纂出版了《先秦诸子年谱》、《汉晋名人年谱》、《隋唐五代名人年谱》、《辽金元名人年谱》、《宋明理学家年谱》、《宋明理学家年谱续编》、《明代名人年谱》、《清初名儒年谱》、《乾嘉名儒年谱》、《晚清名儒年谱》、《历代妇女名人年谱》、《佛教名人年谱》、《浙东学人年谱》、《中国古代史学家年谱》、《唐宋八大家年谱》、《清代民国藏书家年谱》等。值得一提的是杨殿珣先生集数十年之功编辑而成《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增订本),书中著录年谱4000余种,反映古今谱主2800余人。收录齐全,著录严谨,后附《待访年谱简目》、《谱主姓名别名索引》,是部提纲挈领之作。
该社还出版了《中国古代名人生卒•历史大事年谱》、《古今人生日考》、《历代名人姓氏全编》、《历代名人生卒录》、《历代不知姓名录》、《疑年录集成》等一批相关著作。如《历代名人生卒录》所收人物皆取自史传、名人文集、碑传表志,共得万余人。《疑年录集成》收录清代钱大昕《疑年录》、陈垣《释氏疑年录》等同类著作17种,涉及历代人物生卒年代考证两万余条,间有人物籍贯、官爵、著作等生平事迹的简介,是研究中国历史人物的一部工具书。
人物传记方面,该社以分时、分地、分类的方式,出版了《宋元明清传记资料丛刊》、《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丛书人物传记资料类编》三大系列。参考燕京大学引得处所编引得,先后出版《宋代传记资料丛刊》、《辽金元传记资料丛刊》、《明代传记资料丛刊•第—辑》,这些书汇编大量稀见的传记资料,版本精善,品相清晰,不少为明代及清初刊本或稿抄本。又将传记与引得相结合,极大方便了读者的使用。《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已出版“华北卷”、“东北卷”、“西北卷”、“华东卷上编”,其中“华北卷”、“东北卷”编制的人名索引已出版。《丛书人物传记资料类编•学林卷》系与山东省图书馆合作,辑录了历代思想家的传记资料计57种,人物近千人,对研究古代学术思想史,尤其各种学派学说的渊源及演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他的类传记还有《列女传汇编》收录明汪宪辑《列女传》、明解缙等撰《古今列女传》等23种相关文献。《中国古代书画人物编年》(即《式古堂朱墨书画记》)收录汉代至明代与书画、书画题跋有关的人物共计六千七百余人。《历代书画史汇考》收民国以前五千余书画家小传。《中国古代科技行实会纂》辑录清阮元《畴人传》、清罗士琳《续畴人传》、清诸可宝《畴人传三编》、清黄钟骏《畴人传四编》等,是关于古代科技人物的传记资料汇编。这些书为学术史、妇女史、艺术史、科技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有关清代和民国人物的传记有《稿本清代人物史料三编》、《清代人物大事纪年》、《清代七百名人传》、《近现代名人小传》、《辛亥革命四烈士年谱》、《近世人物志》、“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其中金梁辑《近世人物志》采自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翁同■《翁文恭公日记》、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叶昌炽《缘督庐日记》,内收近代五百余位名人轶事,内容信实丰富,是研究近代人物及相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
日记和书信尺牍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人物传记材料。该社出版的名人日记系列有《清季洪洞董氏日记六种》、《缘督庐日记钞》、《师伏堂日记》、《绍英日记》、《余绍宋日记》、《徐志摩未刊日记(外四种)》、《邓之诚日记》、《康有为牛津剑桥大学游记手稿》等。其作者有晚清大臣绍英、经学大师皮锡瑞、清末民国学者叶昌炽、书画家余绍宋、近代政治家康有为、现代诗人徐志摩、历史学家邓之诚。内容除读书心得、友人往还、山川记游等之外,多涉及时政。为了解个人生平,了解时代变迁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书信尺牍类文献有《明代名人尺牍选萃》、《历代名人尺牍分类选粹》、《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胡适王重民先生往来书信集》等。如《明代名人尺牍选萃》选辑王守仁、唐寅、文征明、归有光、熊廷弼、董其昌、黄道周等人尺牍、书札30种,《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收集周俞二人往来书信共353封,既有史料价值,又有一定艺术欣赏性。 这些古籍专题资料丛书,或以时代、或以学术、或以馆藏分类,以其珍贵逼真、方便实用,彰显出巨大的学术价值,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肯定。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09年08月)







该社的“古籍专题丛书”的出版模式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这类丛书注重古籍本身承载的史料价值,收录的是某一领域的重要而且稀见的古籍,精选精编,提供某学科或学术领域更加系统完整的古籍文献资料。二、这类丛书的选目大多经相关专家指导,且多由专家作序,有的编制了人名、篇目索引,从而为研究者提供最大的方便。总而言之,可分为传记文献、史籍史料、书目版本、文学艺术、方志边事、哲学宗教、金石文献与综合文献等八大类。本报将陆续分类予以介绍。
传记文献是古籍整理的重要部分,涵盖了家谱、年谱、生卒录、人物传记、日记、尺牍信札等各类体裁。“家乘犹国史”,谱牒与方志、正史一样,是古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反映一个家族的历史,还同许多社会历史问题相联系,提供了妇女史、人口史、民俗学等多学科的资料。《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全五十册),汇集闽粤两省著名侨乡家谱计25姓40种。除传统的世系表、祖训、族规、姓氏源流考、先祖图像、人物传记、坟墓图址和大事记等家族资料外,还记载了沿海各省中国人迁移的情况,为研究古代宗法制度、中外交流史等开启了一座史料宝库。《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全一百册),则首次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家谱、族谱文献进行大规模、成系统的搜集整理,共收入蒙、满、回、达斡尔、朝鲜、锡伯、彝、纳西等民族家谱一百五十余部,涉及姓氏近百个,是研究各民族起源、迁徙、融合及其社会文化的珍贵资料。
年谱是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不仅反映了谱主的生平事迹,而且往往述及谱主所在的时代背景,包含大量他书所未见的资料,有助于切实把握重要人物的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j匕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是收入历代年谱最多、规模最宏大、线装版本最完备的年谱资料汇编,共计谱主1018人,年谱1212种。为便于研究者使用,相继分类汇纂出版了《先秦诸子年谱》、《汉晋名人年谱》、《隋唐五代名人年谱》、《辽金元名人年谱》、《宋明理学家年谱》、《宋明理学家年谱续编》、《明代名人年谱》、《清初名儒年谱》、《乾嘉名儒年谱》、《晚清名儒年谱》、《历代妇女名人年谱》、《佛教名人年谱》、《浙东学人年谱》、《中国古代史学家年谱》、《唐宋八大家年谱》、《清代民国藏书家年谱》等。值得一提的是杨殿珣先生集数十年之功编辑而成《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增订本),书中著录年谱4000余种,反映古今谱主2800余人。收录齐全,著录严谨,后附《待访年谱简目》、《谱主姓名别名索引》,是部提纲挈领之作。
该社还出版了《中国古代名人生卒•历史大事年谱》、《古今人生日考》、《历代名人姓氏全编》、《历代名人生卒录》、《历代不知姓名录》、《疑年录集成》等一批相关著作。如《历代名人生卒录》所收人物皆取自史传、名人文集、碑传表志,共得万余人。《疑年录集成》收录清代钱大昕《疑年录》、陈垣《释氏疑年录》等同类著作17种,涉及历代人物生卒年代考证两万余条,间有人物籍贯、官爵、著作等生平事迹的简介,是研究中国历史人物的一部工具书。
人物传记方面,该社以分时、分地、分类的方式,出版了《宋元明清传记资料丛刊》、《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丛书人物传记资料类编》三大系列。参考燕京大学引得处所编引得,先后出版《宋代传记资料丛刊》、《辽金元传记资料丛刊》、《明代传记资料丛刊•第—辑》,这些书汇编大量稀见的传记资料,版本精善,品相清晰,不少为明代及清初刊本或稿抄本。又将传记与引得相结合,极大方便了读者的使用。《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已出版“华北卷”、“东北卷”、“西北卷”、“华东卷上编”,其中“华北卷”、“东北卷”编制的人名索引已出版。《丛书人物传记资料类编•学林卷》系与山东省图书馆合作,辑录了历代思想家的传记资料计57种,人物近千人,对研究古代学术思想史,尤其各种学派学说的渊源及演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他的类传记还有《列女传汇编》收录明汪宪辑《列女传》、明解缙等撰《古今列女传》等23种相关文献。《中国古代书画人物编年》(即《式古堂朱墨书画记》)收录汉代至明代与书画、书画题跋有关的人物共计六千七百余人。《历代书画史汇考》收民国以前五千余书画家小传。《中国古代科技行实会纂》辑录清阮元《畴人传》、清罗士琳《续畴人传》、清诸可宝《畴人传三编》、清黄钟骏《畴人传四编》等,是关于古代科技人物的传记资料汇编。这些书为学术史、妇女史、艺术史、科技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有关清代和民国人物的传记有《稿本清代人物史料三编》、《清代人物大事纪年》、《清代七百名人传》、《近现代名人小传》、《辛亥革命四烈士年谱》、《近世人物志》、“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其中金梁辑《近世人物志》采自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翁同■《翁文恭公日记》、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叶昌炽《缘督庐日记》,内收近代五百余位名人轶事,内容信实丰富,是研究近代人物及相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
日记和书信尺牍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人物传记材料。该社出版的名人日记系列有《清季洪洞董氏日记六种》、《缘督庐日记钞》、《师伏堂日记》、《绍英日记》、《余绍宋日记》、《徐志摩未刊日记(外四种)》、《邓之诚日记》、《康有为牛津剑桥大学游记手稿》等。其作者有晚清大臣绍英、经学大师皮锡瑞、清末民国学者叶昌炽、书画家余绍宋、近代政治家康有为、现代诗人徐志摩、历史学家邓之诚。内容除读书心得、友人往还、山川记游等之外,多涉及时政。为了解个人生平,了解时代变迁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书信尺牍类文献有《明代名人尺牍选萃》、《历代名人尺牍分类选粹》、《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胡适王重民先生往来书信集》等。如《明代名人尺牍选萃》选辑王守仁、唐寅、文征明、归有光、熊廷弼、董其昌、黄道周等人尺牍、书札30种,《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收集周俞二人往来书信共353封,既有史料价值,又有一定艺术欣赏性。 这些古籍专题资料丛书,或以时代、或以学术、或以馆藏分类,以其珍贵逼真、方便实用,彰显出巨大的学术价值,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