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中国书店出版社推出《梁启超手批稼轩司》 发布时间:2010-3-16 0:00:00   作者:涧 农  
    梁启超作为我国近代史著名政治活动家,在思想启蒙、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以及近代教育、史学研究、文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他一生著述丰富,留给后人的著作达一千四百余万字,并有十万余字关于词学研究的论述。

    梁启超的词学研究,具有独到的学术审视角度,他所采用的新方法、新思想,对后世词学研究影响极大。如果说王国维在词学研究上引入中西合璧的词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论,第一次让词学研究步入近代化学术范畴的话,梁启超则将词学近代化学术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梁启超对词学的研究和关注,主要是在他人生最后的十年,也恰恰是他的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阶段。他早年积极推行变法维新,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但是到了晚年,特别是1918年赴欧洲考察后,对西方世界的文化以及社会的认识产生巨大的转变。他认为“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救知识饥荒,在西方找材料;救精神饥荒,在东方找材料”。梁启超晚年对古代词学的研究,尤其是辛弃疾词的研究尤为重视。他曾经说过:“我桌子上和枕边摆着一部汲古阁的《宋六十家词》、一部王幼霞刻的《四印斋词》、一部朱古微刻的《彊村丛书》。除却我的爱女之外,这些‘词人’便是我唯一的伴侣。”他先后批校、考据了周邦彦的《清真集》、元好问的《遗山乐府》、周密编的《绝妙好词》和毛晋的《宋六十家词》。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跌宕起伏的命运,更让梁启超产生共鸣。他说:“词中用回荡的表情法用得最好的,当然要推辛稼轩。……他是个爱国军人,满腔义愤,都拿词来发泄。所以那一种元气淋漓,前前后后的词家都赶不上。”晚年的梁启超对辛弃疾的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收集了各种版本的稼轩词,对《景刊宋金元明本词》中的稼轩词甲、乙、丙三集,明代钞本《唐宋名贤百家词》以及元代广信书院刊本《稼轩长短句》进行了系统的考据和校正。

    梁启超不仅内心感受着与稼轩词相共鸣的精神世界,同时也用社会批评方式探讨辛弃疾词的社会影响及其意义。他对稼轩词的研究,摆脱了传统的词话和评点的形式,而是站在他所要探求的解决“精神饥荒”的角度,从政治、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作者的政治抱负、文学心里等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阐释辛弃疾的词作。在稼轩词诸版本的研究上,他一方面继承了清乾嘉考据之风,另一方面又积极地吸收了西方学术研究的实证方法,清晰地梳理了稼轩词的传播脉络和以往对稼轩词研究的各流派的演变。在对于稼轩词内容的研究方面,梁启超引进社会学的理念,对辛弃疾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进程进行深刻的剖析,从中寻求宋人词积极的文化精神。同时指明以稼轩词为代表的豪放词的文化价值,对后世宋词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往学者介绍和探讨梁启超的词学研究成果,多将其遗作《辛稼轩先生年谱》作为他研究辛词的最关键的成果,主要依据《饮冰室合集》所收内容,对其校注稼轩词涉及很少。梁启超去世后,其家人在1930年将梁任公饮冰室全部藏书3470种、41000余册图书以及部分墨迹、未刊稿及私人信札悉数捐赠给国立北平图书馆。后人根据这批藏书,整理出版了《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而在《粱氏饮冰室藏书目录•集部》“词曲类”记载收录梁启超所藏《四印斋所刻词》条目下明确记述:“《四印斋所刻词》九十四卷,清王鹏运编,清光绪十四年王氏家塾刻本,内《辛稼轩长短句》十二卷缺,存16册。”由于梁批校的《稼轩长短句》原书流失,使得后人没有看到其研究稼轩词的全部成果,只能以《饮冰室合集》中收录的部分文字作为研究梁启超评点稼轩词的依据。

    中国书店于戊子年间自民间搜求到《辛稼轩长短句》一部,一函五册,就是梁启超亲手批校的这部书稿,他手批的朱墨双色文字遍布册页之上。其对稼轩词版本的考据、对辛词豪放情怀的评点,既有溢美之词,也有批评之语,为梁启超的研究,以及稼轩词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2009年元月是梁启超逝世八十周年忌辰,出版《梁启超手批稼轩词》影印本,体现出中国书店在古籍文献的发掘和传播方面取得新的成果。(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线装98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09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