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六个与中国古籍保护相关的标准、规范近日发布 发布时间:2007-5-21 0:00:00   作者:  

《光明日报》2007年2月5日载:受文化部委托,由国家图书馆组织起草的六个与中国古籍保护相关的标准、规范近日发布,并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使今后我国古籍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据估算,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共收藏有古籍文献三千多万册件。这些古籍文献由于年代久远、历经天灾人祸,有30%以上存在残破现象,需要修复的超过一千万册件,其中急需抢救性修复的约有二十万册件。与上述情况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至今我国还没有对文献古籍进行过全国性的普查,家底不清,状况不明,而各地古籍的保存、保护情况参差不齐。同时,有些单位的修复理念也亟待提高。为此,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通过改善现存古籍的存藏环境、有计划地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以实现对古籍文献的原生性保护。其中,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成为当务之急。此次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等单位参与制定的六个相关标准、规范,基本涵盖了中华古籍保护基础性工作的各个方面,分别为:《古籍普查规范》、《古籍定级标准》、《古籍特藏破损程度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
(来源:转自《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