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2004年4月18日—20日《中国古籍总目》第三次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04-9-14 0:00:00   作者:  
 2004年4月18日-20日,《中国古籍总目》第三次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傅璇琮、陈力、吴格、沈乃文、陈先行、宫爱东、李国庆、任光亮、鲍国强、徐俊、高克勤、张力伟、李国章、吴旭民等同志。工委会办公室主任黄松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傅璇琮同志主持。
  
   会议主要有三个主题,一是四家主编馆向总目编委会汇报了本馆前阶段的工作进展状况;二是总目编委会对四家主编馆各自提交的各部编纂细则、分类表和样稿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三是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从目前的工作进展状况来看,经、史、子、集各部的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四家主编馆已互相交换了本馆数据,并向总目编委会提交了本部编纂细则、分类表和样稿。四家主编馆的工作均已全面铺开。在对各部提交的编纂细则、分类表和样稿进行讨论时,各个编委对编纂操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最终编委会对相关问题达成了以下共识:一、关于藏书单位的简称和排位顺序,一定要尽快明确下来;二、十一家馆多见收藏时,至少应著录四家核心馆,其他七家馆则有多少著录多少;三、某些稀见品种十一家均未收藏时,须著录知见的其它收藏馆馆名;四、关于著录范围,原则上以1911年为止,丛书和方志可以延长到1949年;五、合刻本有总名的不能分别立目,无总名的各部灵活处理;合订本不分别立目;六、丛书子目在各分卷中分别单独立目;七、各部关于外籍著者的国别,应以原书所题,而不以现代国家名称著录。跨朝代的人名朝代著录方式应依旧例;八、关于西学。1.定名:统称新学,不称西学;2.年代的起讫:可以以“19世纪以来”为限,比1840年稍宽些;3.分类表:目前太过复杂,建议要么全用中图法,要么以丛书综录涉及新学的分类法为标准;4.内容:收录19世纪以来的翻译和编译的作品。
   最后,《总目》编委会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了相应的安排:一、吴格同志在此次编委会讨论的基础上对《总目》编纂凡例再做相应的修订;二、此次会后,各部根据编委会的意见再对本部的编纂细则、分类表做适当调整;三、关于核查问题。四家主编馆互相交换数据,查核交换的目录;四家主编馆以外的七家馆的复核问题,今后另做处理;四、出版社应提前介入编纂事宜。此次会后,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制订一个排版格式,转发各分卷,各分卷参照此格式执行编纂任务;五、傅璇琮同志提出,今后编纂工作,应加强与学术界的联系,部分样稿出来后,可请有关专业的学者审阅,必要时还可召开有关项目的学术会议;六、为了加强《中国古籍总目》学术性的研讨,陈力同志建议在《古籍整理情况简报》上设置一个专栏,介绍总目的进展动态,并不定期发表《总目》的一些可供专家学者们讨论的内容,以期广泛征求意见并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来源:)